在现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,为广大的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,实现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,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,是现代国家和世界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。



中国在创造世界经济奇迹和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,开始迎来一个人口庞大的老龄化社会。截至2016年年底,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.3亿,根据预测,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要达到4.83亿,占总人口的34.1%。


十九大报告指出,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。而在当下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的现实面前,如何采取更好、更新的措施,让每个老年人共享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,不让任何一个老年人掉队,共同拥有一个更舒心、更有保障的美好生活,是摆在中国各级政府乃至全球各国面前的一个共同任务。


对此,近年来中国各地开展的“互联网+养老”改革创新以及形成的多种新服务模式,直接推动了养老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,更彰显了中国在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智慧、新方案和新行动。

一、在中国大地上日渐兴起多元化的“互联网+养老”服务新模式

借助互联网技术,推动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,成为近期中央政府着力推动的一项重大改革。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》就已经提出,推进“互联网+”养老服务创新。2017年2月,工信部、民政部、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的《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2017—2020年)》提出,运用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,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系统集成,对接各级医疗机构及养老服务资源,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,整合信息资源,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。全国各地对智慧养老的方式进行实践探索,在养老服务领域出现了以下几种新服务模式:

部分老年人开始全面融入互联网新生活,社交、养老等理念发生诸多积极性转变。根据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、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《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》显示,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交媒体的重要使用群体之一,在上网的老人中,86.07%的安装有微信,超过半数的老人会使用视频聊天、微信群、朋友圈、发红包等功能。可见,互联网尤其是微信的使用,缓解了退休老人的孤独感,让他们拥有了自己的“朋友圈”,使家人联系更加紧密,赋予老人社交、社会参与等更多机会和能力,促使老年人群体的心态更加趋向积极和正能量。

发明了多样化的老人可佩戴设备,为高龄老人、独居老人等提供了第一时间的应急保障服务。部分城市社区针对空巢老人生活、身体健康等问题,给他们配备了各种各样的“智慧手环”。这些“智慧手环”可以实现实时定位、紧急呼叫、自动报警、健康管理等功能,子女和居委会工作人员通过“绑定联络人”的方式,对手环客户端进行轨迹查询、职能预警等,实时掌握老人的状况,为独居空巢老人、高龄老人提供最及时的应急保障服务。还有一些社区针对独居老人,开设了“智慧门禁”系统,通过远程监控、控制门锁系统相连接,预警陌生人入室行骗,保障了老人的安全。

依托各种养老服务载体,开发社区智慧化养老平台,为老人年提供“互联网+”生活服务。有些城市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服务载体,通过研制适合老人使用的社区服务APP或服务展示屏,老人在小区门口或职能手机上,通过点击相关服务按钮,就能够实现挂号预约、家庭医生、送菜上门、送餐上门、家政服务等个性化生活服务。如青岛市市南区有5500多名老人享受送奶探视服务,有2万多名老人享受送报探视服务,有400多名老人享受送家政服务。这一充分借助科技力量,连接医疗服务、运营商、服务商、个人、家庭的智慧化服务举措,是当前全国各地智慧化养老探索和实践的重点领域,整合了分散的服务资源,满足了老人多样化、多层次、个性化的需求,大大提高了社会对老年人的整体服务水平。

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网上认证,为老年人异地领取养老金免去了奔波之苦。在流动社会背景下,中国有大量的老年人远离自己工作单位或出生地,跟随子女到别的城市生活,已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一大基本国情。但根据领取养老金的规定,需要老人每年到发放单位进行至少一次领取资格的认证,以防止已经去世的老人继续领取养老金的弊端。令人可喜的是,一些城市已经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,通过网上认证的方法,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。如福建省福州市从2017年2月开始,全面启动了人脸识别认证工作,老人无论身在何处,退休人员只要通过手机或在相关网站“刷个脸”,就可以完成资格认证,避免了老人为了养老金认证而千里奔波。这一智慧服务模式,具有非常深远的价值和意义。

二、依靠深化制度变革与政策创新,助推“互联网+养老”水平不断提升

在互联网新时代,面对养老人口规模巨大、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巨大的现实,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,全面探索“互联网+”的智慧化养老服务新模式,无疑是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。但需要指出的是,智慧养老是一个由政府、市场、社会组织、家庭、个人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一项系统